客户服务热线:
400-640-7776 / 15639090097
地址:郑州市中原区西元广场西塔A座
Copyright© 1999-2019 拓展者 All Rights Reserved
400-640-7776
15639090097(微信同号)
当前位置:首页 - 公司新闻
作者:超级管理员 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32 日期:2025-10-22 09:27:19
一、编制背景
现代作战环境强调全域机动与快速突入,单兵及小队越障能力成为决定战术节奏的关键。为贴近实战、锤炼官兵综合体能与战术意志,部队极限越障场地建设需求日益凸显。本白皮书基于任务导向与训练安全双重考量,提出系统化设计与运用框架,为营区及训练基地提供可执行的技术路线。
二、总体目标
构建与实战地貌相似的复合障碍序列,实现"训战耦合"
形成分级递进、可量化评估的极限越障教学体系
打造具备高周转、低维护、安全可控的训练场地示范
三、设计原则
任务牵引:障碍设置模拟典型地形,突出攀爬、跳跃、平衡、匍匐等动作模式
安全冗余:所有组件采用双保险结构,关键受力点可实时目测检查
弹性扩展:模块化拼接,支持快速增减难度段或更换功能
环境友好:选用可再生型材与低噪面层,降低对营区生态影响
经济耐久:通过热浸镀锌及表面抛丸处理,保证全寿命周期内少维护
四、功能分区规划
冲刺越障带:配置矮墙、连续轮胎、网状顶盖,用于爆发与步频训练
高空心智段:设置摇摆横梯、绳桥、悬空踏板,强化心理稳定与重心控制
匍匐低网区:模拟遮蔽物,锻炼四肢协调与呼吸节奏
综合攀爬壁:结合正、反斜面,提供抓点与裂缝两种路径,突出上肢耐力
担架通行段:加宽障碍间距,满足小队协作与伤员后送演练
观摩指挥台:教官可俯瞰全场,实时纠正动作并记录训练要点
五、结构选型要点
主框架:采用军用级方管桁架,节点焊接后整体热镀锌,满足长期野外高湿暴露
障体面层:高密度聚乙烯防滑板+速干涂层,降低擦伤概率并提升雨天可用率
连接紧固:不锈钢防退螺栓配合自锁螺母,避免高频冲击导致的松动隐患
缓冲地坪:分段铺设弹性模块与碎石疏水层,兼顾落地保护与排水需求
六、安全与风险控制
建立"教官—值班员—安全员"三级责任制
训练前执行"静态点检+动态试通"双模式,确认障碍无结构位移
关键高空段下方设置连续缓冲垫,厚度与密度按最大跌落高度匹配
制定极限越障天气阈值,雷暴、强风条件下立即转入室内备选方案
配备应急医疗箱与固定搬运板,确保意外发生后2分钟内完成初步处理
七、训练与评估体系
将极限越障嵌入常规体能周计划,按"先单兵、后小队、再对抗"递进实施:
基础级:掌握标准动作、熟悉障碍顺序
战术级:携带装具通过,加入射击、通信协同
竞赛级:计时竞速、随机路线,考验临机决策
通过视频回放与动作分解,实现量化评估与持续改进
八、维护与可持续策略
每月对螺栓、焊缝、缓冲垫实施例行巡检并记录
每季度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补锌,延长防腐寿命
建立障碍组件编码,做到"更换—追溯—报废"闭环
与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,持续优化障碍结构与训练方法
通过开放日及交流赛事,促进军地共建,提高场地利用率
九、结语
部队极限越障场地不仅是体能训练设施,更是锤炼战斗意志、培育协同精神的重要平台。通过科学规划、分级管理与安全运营,极限越障训练能够在可控风险下最大化释放潜能,为未来多样化任务提供坚实的能力支撑。
